门窗生产线智造行业案例丨这不仅是一台货柜,而是物流系统与生产系统的衔接点!
“我们以前的物料仓离产线太远,生产一急,找料、补料就跟不上节奏。现在有摩登纳智能升降货柜直接放在产线旁,几秒钟就能调出物料,生产不停线,整个节奏更稳定了!”
——雷德数控产线员工

客户介绍
山东雷德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,是一家专注于铝门窗智能化生产线设计、研发、制造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
已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家装门窗智能生产线销量第一。
雷德数控拥有150余项国家专利,致力于推动门窗制造向高效、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,打造行业领先的“黑灯工厂”。
客户痛点
作为中国门窗智能制造的领军企业,雷德数控的生产车间早已实现了高度自动化。

但随着订单增加、产品型号多样化,线边物料管理的问题却日益突出:
- 备料空间被挤占
- 物料找寻效率低
- 补料周期不稳定
- 库存信息混乱
甚至时常出现“机器待命,人到处找料”的尴尬情况。
他们逐渐意识到,影响产线效率的并不是设备本身,而是物流供应链中的延迟。
要提升制造效率,必须先让物料管理进入系统化和智能化的升级。
为什么选Modula?
因为它不仅能存,还能“跟着产线节奏供料”
在项目规划阶段,雷德数控并不是寻找一个传统仓库系统。
而是要建立一个“线边智能物料补给中心”——它必须靠近产线、响应快、能与生产系统协同。
而这正是Modula智能升降货柜的优势所在。

与一般仓储设备不同,Modula并不是只能放在仓库里。
它支持线边应用场景,能够高频调用物料,并通过软件进行物料调度管理。
因此,它可以嵌入到生产线中,形成局部物流中心,真正实现“物料按需到位”。
在现场勘查和方案研讨后,Modula团队与代理商青岛鼎立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确认方案方向:把仓库功能前置到产线,让物料再靠近点,让物流响应深入生产节奏。

效率跃升:重构物料流动方式
真正的变化在于操作方式——
Modula智能升降货柜被部署在生产中枢位置,专门管理那些高频使用而数量繁杂的零部件,比如紧固件、门窗连接件、电控单元、小型五金件和工装夹具。
这些过去散乱堆放在线边物料架上的物料,如今被集中管理,随用随取。

过去,员工需要在不同物料架之间来回穿梭,记忆式找料,既费时间又容易出错。
而现在,操作员只需要在触摸屏上输入物料所处的托盘号,系统就会自动调出对应托盘,物料直接送到操作口。
将传统的“人到物”转变更为先进的“ 物到人”的仓储模式。

这种改变带来的效果十分显著:
- 物料调用速度明显提升
- 出错率还大幅下降
- 节省人工
- 更重要的是让补料行为变得“可预期”,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式找料的混乱状态。
项目完成后,雷德数控的车间秩序发生了明显变化:线边区域变得整洁清晰,过去堆满物料的区域也被释放了出来,产线操作区域更加安全顺畅。

可复制的线边物流模型
Modula智能升降货柜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雷德数控自己的线边管理问题,更让他们获得了新的产线能力——线边物流体系的集成能力。
雷德数控生产经理表示:
“这不仅是一台货柜,而是物流系统与生产系统的衔接点。”
未来,这种“自动化产线+线边智能补给”的组合,将成为雷德数控对外输出整厂智能制造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应用视频
写在最后
智能制造的竞争,不只是速度之争,更是协同能力的较量。
Modula摩登纳的价值并不止于智能升降货柜,它为企业带来的是可复制、可扩展的系统能力。
帮助生产从“点式自动化”走向“协同式系统自动化”,形成标准化的线边补给逻辑,为未来的扩产与数字化打下基础。




